纪念《大学图书馆学报》创刊30周年座谈会暨四届二次编委会在深圳大学城召开
纪念《大学图书馆学报》创刊30周年座谈会暨四届二次编委会在深圳大学城召开
2013年4月22日,纪念《大学图书馆学报》创刊30周年座谈会暨四届二次编委会在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召开,2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编委、作者代表和特邀嘉宾参加了会议。
深圳大学图书馆赵洗尘馆长首先代表深圳市高等教育发展办公室吴惠琼主任,对与会专家在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创建10周年之际来馆开会和考察表示热烈欢迎,她期望与会专家在谋划《大学图书馆学报》的发展之余,也能对深圳大学城图书馆的工作提出宝贵建议。
朱强主编简要回顾了《大学图书馆学报》的历史。《大学图书馆学报》创刊于1981年12月,初名为《大学图书馆动态》,无正式封面、页码不定。1983年改名为《大学图书馆通讯》,初具期刊形态。1985年第4期首次出现北京市登记证第1308号。1987年第5期首次出现国内统一刊号:CN11-1258。1989年更名为《大学图书馆学报》。1996年第一期首次出现标准刊号,含国内统一刊号:CN11-2952/G2和国际连续出版物刊号:ISSN1002-1027。2000年第1期首次出现广告许可证号。编辑部自1991起至1995年第3期设在原国家教委,其余时间均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报经八次扩页,由最初的30页扩展至今天的大16开、128页。高炳章、李晓明、朱强先后任学报主编。
学报长期居《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第3名、第4名,2012年跃居为第2名,并被遴选为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的百种学术期刊之一。目前学报已经形成了理论联系实践、同步国际前沿、引领事业发展、培养年轻人才的鲜明特色。朱强主编表示,学报今后将协调发表半衰期长、中、短的论文,兼顾事业史和学科史、业务创新、理论引领,促进学报科学、持续发展。编辑部一方面将坚持严格选稿,进一步提高基础稿件的质量,以继续赶超的决心,保持发展势头;另一方面也期望编委和作者代表多为学报投稿和推荐优质稿件,献计献策,精心谋划学报的发展。
编委和作者代表们肯定了编辑部取得的成绩,经过热烈讨论,为学报的发展指出九大使命和方向:1、坚持行之有效的关注理论创新和事业引领的选稿特色,坚持善于宣传刊物和团结新生代的编辑部文化。2、学报已在“大众评审”中名列前茅,一方面要坚持“草根性”,保持指导性、案例性文章的比例,发扬选稿公平,团结基层读者,另一方面要提高对精英专家及其成果的关注,以赢得更广泛的认可和尊重。3、选稿兼顾时效性和历史感,既紧跟时代,又沉淀知识。4、鼓励研究方法创新,但不以方法判高下,坚持问题决定方法的导向。5、保持中立,不以编辑的倾向判定文章优劣,提供百家争鸣的园地,真实反映学科和事业状况。6、关注新兴技术、数字人文、人才培养、跨界研究、重大课题等,以宏阔、敏锐的眼光引领学科和事业的发展。7、重视研究规范、研究方法的国际化,提高学报的厚重感、高端感,不满足于国内一流,加快走向国际。8、加强编辑部的人才建设、平台建设,使编辑部在提高刊物质量、服务读者、开放存取等方面更上一层楼。9、提高学术前瞻力,变追踪前沿为开拓前沿,鼓励、引导图书馆学的中国制造,为实现中国梦之下的中国图书馆学梦作出更大贡献。(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