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学报》新一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纪要

运筹帷幄 决胜未来

《大学图书馆学报》新一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纪要

    为迎接新世纪,把《大学图书馆学报》办成面向未来的图书馆学精品期刊,2000年初我刊本着学术权威和管理专家兼顾的原则,邀请17位图书馆界知名人士加盟,组成了新一届编委会。一年来,得益于编委们的点拨、策划,本刊在学术风格、版式设计等方面都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和探索。2001年,本刊加大变革力度,全面扩版,为论证新的发展计划,发挥编委的智囊、顾问作用。2000年12月8日,本刊新一界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京举行。教育部高教司教学条件处处长、本刊副主编李晓明,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本刊主编朱强,及部分编委和编辑部全体专职编辑参加了会议。

  朱强主编主持会议,他首先向各位编委补发聘书,然后介绍了本刊近几年的发展变化情况,将其总结为 5条:

  来稿数量继续增长,质量显著提高。

  今年1月至11月本刊共收到来稿1775篇,其中邮寄稿1380篇,EMAIL稿395篇。平均每月来稿161篇,其中邮寄稿125篇,EMAIL稿36篇。电子来稿的比例占到22%。共采用稿件99篇,平均每月采用9篇,采用率为5.58%。稿件来源进一步广泛,挑选余地增大,有利于提高文章的整体质量。同时过低的采用率也表明《学报》的容量过小,许多达到刊发质量的稿件不得不忍痛放弃,刊物的信息含量受到限制。针对这一问题,从明年起学报将改为国际开本大16开,页码增至96页,每期刊发字数由12万左右增至18万,增幅达50%,将缓解稿件的刊发压力和版面拥挤状况。

  全年6期共刊发稿件120篇,平均每期刊发20篇,平均每篇字数为6080字。文章的长度较过去明显增加,从一个侧面说明文章的论述深度和学术内涵较过去增强。

  对于文章质量的提高,读者反映良好。有读者来信说:“近年来我注意到贵杂志无论在版面或内容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和改变,更加贴近实际工作,更加紧跟形势;在众多图书情报杂志中以其内容新颖,指导意义强,题材广泛而出类拔萃,成为高校图书情报工作人员的良师益友。”其中不无对《学报》的过誉之词,但《学报》近两年来注重文章的学术性,注重跟踪和反映新技术,注重反映和解决高校图书馆实际工作的问题和要求,确实得到了读者的认可。

  秉承“新”、“实”宗旨,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办刊风格。

  所谓“新”,就是要反映21世纪图书馆事业新的发展趋势,探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图书馆事业中的最新应用。虽然各个图书情报刊物都在注重这方面的栏目建设,但《学报》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图书馆在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方面走在其他图书馆的前面。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加大报道图书馆应用信息新技术的力度。所谓“实”,就是学术研究密切联系实际,不作空泛之论。《学报》坚持自己的指导性宗旨,在基础理论、学科建设等方面不过多占用篇幅(实际上在图情界这类文章早有过滥倾向),而将主要力量致力于具有可操作性的中微观理论探讨。

  下表是《学报》一年来各栏目的发文分布情况、栏目出现频率和各栏目文章被摘录的情况。

 

栏目名称

发文篇数

栏目出现次数

被《图书情报工作》2000年1~11期“题录精选”收录

附:近两年各栏目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收录情况(1999全年及2000年1~6、8~10期)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17

5

1

 

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含“数字图书馆论坛”)

17

4

5

1

用户研究与服务(含“主题研讨:图书馆与素质教育)

14

4

1

 

图书馆与图书馆事业

13

6

1

5

图书馆建筑

12

2

 

 

理论研究

8

4

4

5

合作与共享

8

4

 

 

文献信息组织与利用

7

5

 

2

文献检索课

5

3

 

 

INTERNET之页

5

5

 

 

专业教育

4

3

 

 

他山之石

3

3

 

1

图书馆人

2

2

 

 

文献研究

2

1

 

 

专稿、通讯

2

2

 

3

探索与交流

1

1

 

2

合计

 

 

 

 

 

从中可以看出, 《学报》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用户研究与服务”、“图书馆与图书馆事业”几个方面报道力度最大,栏目设置亦较为稳定。而在被摘引的栏目中,“理论研究” 、“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 “图书馆与图书馆事业”被摘引次数最多。反映出《学报》在反映新技术方面的努力获得业界认同,特色明显。注重反映高校图书馆管理机制改革的“图书馆与图书馆事业”也成为《学报》的重头栏目。而“理论研究”受到学界较多的关注,《学报》发文力度尚有不足,今后仍需继续加强。

  《学报》还根据当前研究和关注的热点,灵活机动地设置一些新的栏目,组织文章展开讨论。如“数字图书馆论坛”、“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等,进一步紧跟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最新动向。

  封面和版式逐年美化。

  近几年,《学报》封面每年都有新变化,总的趋势是越来越新颖、别致,装祯印刷越来越精美,越来越富有时代感和现代气息。21世纪是知识经济,图书馆事业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学报》在坚持学术品位的同时,力求在外观上体现出图书馆事业蒸蒸日上、朝气蓬勃的时代风貌。2000年的版式也有大的改观,庄重大方,突出层次感,读者阅读起来更方便。缺点是庄重有余,活泼不足,明年将有意识地加以改善。

  电子化进程加快,有了主页和光盘版。

  《学报》从去年开始拥有了自己的网上主页。在网上开通了最新目次报道、过刊回溯、图苑传真、编读沙龙、投稿直通车、图书情报学网络资源导航等栏目。读者在网上可以看到《学报》最新一期、及以往各期的目次和摘要,可以获得最新的图情界动态和会议征文信息,编辑部和读者在网上自由交换意见,作者可以通过“投稿直通车”通过网络直接向编辑部投稿,“图书情报学网络资源导航”则为读者利用本学科网络学术信息提供了很大方便。

  《学报》近期与北京世纪超星公司合作出版了光盘版,收录了创刊20以来至最新一期的全文信息,并提供了方便的检索手段。目前正在通过编辑部征订。这是《学报》电子化的一个里程碑。今后《学报》将每年出版一张光盘,汇集当年的全部内容,坚持下去,形成系列。

  发行量略有提高,广告经营开始起步。

  《学报》自1999年提价以后,发行量没有下滑,保持了基本的读者群。从2000年开始进行广告经营,一年来初步打开了局面,缓解了《学报》经费紧张的状况,并为《学报》今后的发展积聚了后劲。

  对刊物2001年该怎么办,朱强主编也代表编辑部谈了设想。编委们在听取了上述汇报后,就编辑部提出的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编委们认为,学报这几年总体上处于上升阶段,在2000年版《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之图书情报核心期刊系列中排名第三,外界评价比较高,图书情报系统各单位在科研评价时,一般都将其列为核心期刊中的重点刊,对学报的发文质量给予充分信任。但是目前学术期刊的竞争也比以往要激烈地多,学报要继续保持现在的地位或有更大的进步,可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做为:

  学术性和办刊风格方面:

  进一步提高选稿、约稿、组稿、编稿的水平。编辑有三等,能够把握学科发展大势,诱导读者研究前沿热点问题的是为“宏编”;能够较是非,保证所发文章观点、立场正确的是为“良编”;能够较文字对错,保证所发文章无语法错误的是谓“庸编”。专职编辑应不断加强学习,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力争在策划、组稿时有信心成为“宏编”,在修改稿件时多动脑筋成为“良编”,在三次校对时勤勤恳恳超越“庸编”。

  增强学术性和规范化,提高《学报》的学术地位,向国际化期刊看齐,争取早日为SSCI等国际权威检索工具收录。例如根据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I)的要求,每篇论文都加上英文的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另外可考虑聘用离退休人员或学生,出一个英文版,使刊物成为双语的国际刊物,便于国外同行了解中国图书馆界的动态。

  更好地把编辑部所在地北京大学的校风融入到刊风中,使刊物具有兼容并蓄、思想活跃、关注现实的特点。

  结合当前混合型图书馆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发表实际指导作用强的论文,便于广大馆员自我培训、自我提高。同时要注意寻求理论和技术的平衡,使刊物既能得到实际工作者的欢迎,也能得到专家的好评。

  可考虑设置经典重读栏目,重译重登经典文章,如阮冈纳赞的5定律和前苏联的一些经典优秀论文,发掘经典文章的现实意义,对年轻馆员进行理论素养教育。

  可采取特约记者的方式,对重要的学术会议进行采访报道和综述报道,及时传播处于行业前沿的新理论、新经验。

  信息时代缺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刊物将进一步提高学术和事业敏感性,快速捕捉学术热点、事业焦点,加强向台港澳地区和海外宣传中国大陆高校图书馆的进展。使每期刊物都能给读者带来期待感、兴奋感。从而提高刊物的发行量,从“眼球”经济中获得效益。

  每年有计划地组织召开几个学术会议,在刊物上广泛宣传,起到培训人才、联络作者、扩大刊物影响的作用。 

  2.出版发行方面:

  积极创造条件,在适当的时候把刊物变成月刊,加大信息含量,缩短出版周期,增强文章时效。增加页码,采用国际通行的大16开,封面全彩印刷,在内页、封二、封三、封底和插页发布彩色广告。

  必要时可申请出版一个增刊,要么发表正刊发表不过来的比较优秀的论文,要么编成讨论热点问题的专著,集中豪华作者阵容,使之成为编辑部一年一度的拳头产品、贺岁产品。

  加强宣传和包装,向一些做得好的兄弟刊物看齐。把刊物的封面、版式、网页、刊徽、信笺等系列产品和用品作为一个整体来精心设计,使它们符合美学要求、成龙配套,树立起刊物的形象和品牌。

  选择一家或若干家科研单位、大型图书馆做合作伙伴,认股出资、协作办刊,为刊物发展争取有更多的资本和知本。多途径吸引或募集赠阅基金,千方百计提高刊物的发行量。

  加强经营管理,形成市场化的良性运作机制。在市场占有上,有一定份额即可,不可能贪大独占。

  在发行上注意扩大个人用户,除了个人订购打折优惠,不妨尝试会员制。

  3.电子化网络化建设方面:

  提高编辑人员的素质,特别是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信息技术在新环境下已成为编辑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不掌握就不能自如地进行网上出版。未来的编辑将是半个学者、半个广告员、半个系统管理员的有机结合。

  开发或引进先进的编辑部业务管理软件,更大幅度地提高日常事务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提高网上出版能力,把网站建设作为编辑部的工作之一来抓,早日把过刊和现刊的内容全部上网,提供文献传递服务,以电子商务方式进行全文传递和订购刊物的财务结算。丰富网站内容,使网站不单成为发布刊物电子版的基地,也是囊括图书馆学大量学术信息的虚拟图书馆。

  建设独立网站,把所有来稿上网,通过专家评审和读者评审后,筛选后在印刷版上二次发表。或者通过呼吁和争取,在得到权威机构认可的前提下,扩大刊物网络版的容量,使之不像印刷版那样受页码的限制,把编辑部认为达到一定学术水准的论文全部上网,更好地解决版面有限、论文发表难的问题。

  朱强主编最后做了小结,他说此次会议时间虽短,仅有一个上午,但编委们讨论热烈,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对我们启发很大,编辑部将根据实际条件,尽可能地落实大家的意见。他表示,从长远来看,建一个有独立域名的网站十分必要,编辑部争取早日拥有自己的服务器,把图工委和刊物的信息集成为一,使该网站成为全国大学图书馆信息的集散地和刊物电子出版发行的平台,使《大学图书馆学报》在内容特色和出版形式上更符合编委及广大读者的要求,具备更鲜明的时代特色,不仅在国内知名,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